8月29日,瑞银证券A股研讨会的媒体分享会上,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4月份以来,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外需明显减弱,全球电子产品下行周期仍在底部。虽然电子产品等领域疲软,但仍存在亮点,比如中国的汽车销售出口仍然保持强劲。
她进一步表示,企业信心的重拾是一个现实问题,最为关键的是订单的增加,现金流的稳定和利润的增长。单纯依靠减税或降息等措施,提振信心的效果上会相对有限。
(资料图)
汇率方面,瑞银预计人民币兑美元的走势将略有升值。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周期临近结束,加之美国经济转弱,预计美国国债收益率到年底会略下降,因而美元或将贬值。短期内人民币仍面临贬值压力,但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有效管控广受认可,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年底回升。
挑战与机遇并存 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针对人口老龄化、产业链转移以及科技限制等议题,汪涛认为,中国目前并未面临人口瓶颈。从长远来看,劳动力市场仍存在潜力,因为一部分劳动力尚未有效地从农业领域转移。
同时,产业链转移并非短期出口下降的主因,更多是归因于全球科技产品的下行周期仍在探底。由于中国产品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若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仍然能够保持出口的相对优势。
目前,中国在高端科技领域确实受到某些外部限制,这使得创新和突破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然而,国内尚未全面升级的生产力水平,反倒意味着在众多领域的科技广泛应用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自动化、机器人应用、数字经济和新能源转型等领域。
因此,尽管短期面临困难,也无需过于悲观。从长期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机会和潜力。
房贷利率下调工作,需有序、公平、合理推进
瑞银大中华金融行业研究主管颜湄之表示,今年A股行情中银行业的表现相对平淡,银行板块稍微领先于MSCI(中国)指数,涨幅约为0.4%左右,但整体仍下跌了6%。
有趣的是,A股银行与港股银行的行情正好相反。在早些时候,内地市场较为乐观时,A股银行表现疲弱;而当预期下调时,A股银行表现更好,形成了与港股银行的对比。
近期,金融房地产支持、印花税下调等一揽子政策陆续出台。虽然政策预期尚未在市场兑现,但在逐步落实的过程中会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升,最终利好银行业。此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等一系列计划,在缓解企业融资和流动性压力方面预计将发挥显著作用。
在风险关注上,今年出现了两波系统性风险,其中第二和第三波位于信用领域,涉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
颜湄之进一步表示,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方向上毋庸置疑,节奏上也将很快落地。在具体执行上,需要因城施策,下调底线上需要设置合理基准,在监管的指导下,有序、公平、合理地推进,避免商业银行因为竞争,利用低息抢夺客户而加剧利率下滑。
同时,预计本次降息可能是近期对银行息差的最后一轮冲击,估计明年息差水平在收窄5-10个bp后,最终筑底于1.7%左右,后续的反弹将取决于经济态势。此外,银行让利实体的闭环逻辑尚待检验,监管近期也指出银行应维持合理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