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志伟、周宁(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系)
孤独是人最深刻的体验之一,源自个体与其他生命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鸿沟这一事实。对孤独的觉察会引起强烈的存在性焦虑,欧文亚隆将其视为心理病理的推动力之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孤独焦虑之所以难以忍受,首先在于它与死亡相关联。孤独意味着隔绝。人作为社会性的存在,没有任何联结则代表着某种程度上的死亡。同时,死亡本身是人最孤独的体验。当死亡临近时,个体本能地寻求任何可能存在的依靠和关怀,而一般意义上的关怀却又毫无帮助。为了应对死亡引起的孤独焦虑,许多人在临终前突然变得无比虔诚。这是因为与“来生”的关系将他们从“一切可能性的终结”之虚无中拯救出来,不仅否定了生命是一场偶然的事实,也否定了孤独。其次在于其与自由的联系。自由意味着自作主张,自己选择并且承担责任。对自由的体验让人意识到是自己构建了自己的世界,进而意识到从始至终都是自己一个人在面对整个生活。个体于是逃避自由,以此来躲避伴随着孤独而产生的无助感。
现代人的孤独
孤独作为人的存在特征之一,本身呈现出一种张力结构,人们想要逃离却无法逃离。而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又不断驱使人走入孤独的情境,让人觉察到孤独、感受到孤独焦虑。
罗萨(Roas)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加速社会。他将现代社会中的许多现象提炼为三个加速面向:一是以生产、运输、信息传播等目的为导向的科技加速;二是过去、未来的有效性不断降低,导致“当下的萎缩”的社会变迁加速;三是客观上表现为单位时间内事务数量增加、主观上体验到时间匮乏的生活节奏的加速。这三个加速面向分别由竞争、功能分化和文化三个外部动力推动,最终演变成三个面向相互促进、循环。这是人们所面临的现实局限条件。加速逻辑以时间体制、时间规范来限制人的自由,伪装成自然法则来威胁人的生存。人的一切行为选择都是在不同的局限条件下做加减,加速社会的强迫性质迫使人走入孤独的场景。
人在情感上追求结果平等。在妒忌与生存的压力之下,人主动进入或被动卷入加速社会,体验到三种不同层次的孤独。首先是心理孤独。罗萨将强迫的结果描述为“人们自愿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并称其为异化。想要生存,就不得不将自己功能化,参与社会分工。社会的加速并没有给个体留下太多时间,压力之下人们匆匆忙忙地做出选择,结果使得个体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愿望。科技加速也使得人的“在世存有”状态发生了变化。运输加速,空间让位于时间。我们已经习惯于以乘坐交通工具所耗费的时间而不是以实际公里数来衡量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空间不再向我们显现自己,也不再承担自我的一部分。“从哪里来”的问题不再重要,哪里都是一样的陌生。生产加速,使得物品也不再承担自我的一部分。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熟悉自己的物品;人们以旧换新,新物品却没有任何意义。现代人发现,在过剩的生产力之下自己却找不到一个能够代表自我的符号,于是愈加沉迷于商品消费行为。人们处于一种“没有关系的关系”之中。没有关系就定义了孤独,但这种孤独是心理孤独,人们最终失去了自我。
其次是人际孤独。信息传播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使得我们身边的人不一定是我们最亲密的人,我们最亲密的人不一定在我们身边。信息沟通技术的普及导致了“在一起的‘独处’”。有时,人们能够积极熟练地在网络上发表看法和意见,与朋友聊天、互发表情包,但到了线下却相顾无言。人们对线上交流的依赖使线下交流没有了动力和话题,线上社交几乎成了孤独感(包括心理孤独)的肥料。此外,现代社会巨大的流动性让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地相互了解。人们匆匆地相遇,又匆匆地分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来不及沉淀就消散了。人的情感需要沉淀,而加速社会就像是一个离心加速器,人都会被甩到旋涡的边缘,被迫肤浅。因此,所谓“理性”的选择就告诉人们适当地投入,以免无法自拔,这使得人际关系工具化。人际关系浮于表面,情感在心中沉淀不下来,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就会逐渐明显。
最后是存在孤独。存在孤独与人际孤独共用一个边界;存在孤独不取决于是否有他人在场,但没有他人在场则存在孤独更容易显现。当人与人之间相互疏离时,存在孤独的事实和对这一事实的意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能够意识”是存在孤独的前提之一,孤独焦虑的强烈程度取决于人的觉解程度。死亡和自由也使得存在孤独变得明显。没有人可以消除另一个人的死亡。面对社会加速的局限,人在生存压力下必须自己想办法在社会中找到一个位置;而自由的代价,即“去熟悉感”,让人除去了“幻想和光明”后,终于意识到自己是个“局外人”。
如何缓解孤独
尽管孤独作为一个既定事实无法消除,但人始终无法孤独地存在着,而缓解孤独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建立关系。孤独是成长的代价。兰克(Rank)将成长的过程看成是分离的过程、个性化的过程。个体从对母亲的完全依赖开始,一步一步地明确自身的边界,最终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种边界从此就隔绝了他人,个体再也回不到从前的“共生”状态中。因此,人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再也回不到过去了,这种分离意味着人只能独自面对孤独。
如何面对孤独和承受孤独很重要,这是建立关系的前提。如果自身在孤独中崩溃,那关系就成了逃避孤独的手段,要么自己成为他人的一部分,要么使他人成为自己的工具。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使孤独更加难以被理解,人也失去了缓解孤独焦虑的机会。人类共同面对孤独这一情境,只有在这个情境中站住脚,我们才能切身感受到他人内心深处的恐惧,面对孤独才能够让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产生深刻、有意义的联结。
而面对孤独的关键在于能够接受孤独无法逃避、无法消除这一事实。这需要一种勇气。不是一腔热血那样的简单,而是需要一种“向死而生”的态度。孤独和死亡一样不可避免。当一个人真切地体认到与生俱来的枷锁无法解除之时,无能的愤怒反而成为一种力量。于是人开始寻求建立关系。首先是人与物的关系。人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改变世界,通过劳动与世界发生关系。这种关系肯定了人的创造性力量,让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其次是人和神秘力量产生联结,如果能够和“完美”“永恒”建立关系,孤独自然瓦解。但最重要的是人与人建立关系。前两者面对的是“未知”,“未知”有其规律;但人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是人际关系的魅力所在。只有人才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的孤独。共同的苦难使人与人的联结更加有效、紧密。对方反应的不确定性,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地位,意识到双方的自由,学会了在“关联”的同时能够“分离”,这便是成长。
有效的人际联结是缓解孤独焦虑的良药。欧文·亚隆(Irvin Yalom)在他的治疗理论中提出“关系治愈一切”,而好的关系的特征是“无所求”。总的来讲,关系的建立是两个主体之间平等的交流,是布伯所说的“我—汝”式的关系,也是罗萨所说的共鸣关系;而“有所求”的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利用关系。建立关系也是一个主动给予的过程,用弗洛姆的话来讲就是要在理解、关心、尊重的前提下去“爱”一个人。这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对马斯洛来说,人只有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才能发挥出这种创造性的力量,自我实现者的“爱”是成长需要得到满足的结果。自我实现者自身就是一个动力,他不会过度地依赖别人。因此,这种“爱”就像是杯子灌满水一样,是一个自溢的过程。这也说明,只有在内心整合、能够独处的前提下,才能建立好的关系。